“浙江是全国省份中,母婴业态最为包容的市场。”
一位用品代理商对中童传媒记者表示,从具备完善供应链系统的大型母婴连锁到中小型母连锁、单体店,从品类丰富的传统母婴店到极具个性化的进口母婴店,其中还包含一些专攻于线上销售的电商平台,每一种业态都具备自己的独特的优势,彰显了母婴业态的包容以及消费者购买渠道的多样性。
对于“江浙沪包邮”区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市场最突显的一个特点:电商业态发达。这给传统母婴店带来不小的冲击,加之消费者线上消费习惯的教育高度发达,导致进店消费的消费者大幅度减少。
2020年疫情“黑天鹅”的出现,更是把线上优势表现的淋漓尽致。在疫情严重的那几个月,国民自觉在家隔离,“不出门”成为每个人、每个家庭对疫情管控做的最有力的支持。同时,也进一步大范围内培养了消费者线购物的习惯。都说21天养成一个习惯,3个月的时间,足够把习惯更深一步的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
而这一部分,由线下门店流失到线上的顾客,将会永久性流失。
所以,大部分母婴店,都面临进店率锐减,门店会员大幅度流失的情况。现如今,进入后疫情时代,总结去年的母婴店经营情况共分为以下两种:其一,门店销售额同比上年整体下降20%-30%,流量丢失严重,顾客不进店;其二,门店同比上年增长10%-30%(包括进口店),有近30%-60%的交易额通过微信、社群、团购、直播进行下单,以邮寄、送货上门的方式进行服务。
“母婴店线下和线上双向驱动,一定是未来母婴店的标配,而微信、直播是传统门店最直接也最容易进行转化的入口。”一位母婴店老板表示。
母婴店如何将门店和社群、直播进一步融合?如何做到互相引流?
为此,3月11日在即将召开的动销中国·婴童产业浙江峰会上,我们特别邀请到了两位专家前来助阵。
为了能够帮助行业解决痛点,缓解母婴从业者在面对流量丢失、进店率下降、消费者迭代导致门店服务和消费行为变化难以匹配的痛点,中童传媒在婴童产业浙江峰会上推出了“新零售落地”板块,分别对如何将门店与线上流量融合、新母婴消费群体洞察进行全面解读,做独家分享。
新零售转化,对于缺乏互联网基因的传统门店,如何将流量引入到门店的流量池?这也是门店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我们特别邀请了玖小时创始人张媛来为我们带来精彩分享。张媛表示:“现在从整体流量短来看,线上发掘流量已经越来越吃力,开始跑到线下来挖掘流量,再引流到线上。我们发现,这一点对于母婴店来说占据绝对优势,流量与用户稀缺的背后是产能过剩和高度同质化所带来的,所以门店一定要打造自己的差异化定位和IP,才能够吸引客户在众多选择中选择你。”
在我们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很多门店老板表示:“进店消费者的行为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以90后、95后消费人群为例,他们是带着产品、品牌进店,而不是进店选择产品。这对门店来说是非常大的考验,他们会拿着小红书上的测评、攻略来店里问,如果没有就换别家。”
实际上,说到底是因为新一代消费者在获取喂养、养育知识上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所导致的。有数据统计,小红书的用户年龄分布70%以上为90后群体,在无形之中和平台之间产生了高度的信任关系。母婴新消费人群在小红书关注哪些品类?哪些品牌?消费结构是什么?中童传媒特小红书品牌负责人作为神秘嘉宾来为我们分享当下母婴消费人群的偏好和关注的内容。
3月11日,杭州,我们不见不散!